福州金山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
  1. 首页
  2. 图书馆
  3. 导读中心
  4. 内容

走进福州乡土文化——福州民俗文化丛书


走进福州

乡土文化



 



文化名片


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遗址,自一九五四年发现至今,已经过了九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其中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部分,被考古学界确认为“昙石山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最早被认定的考古文化之一,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认的考古学文化。二00一年六月,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闽侯县荆溪镇昙石村,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距今4000~5500年,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长形山岗。“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的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2001年6月22日,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文化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经过8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几乎是由当时人们丢弃的蛤蜊壳、贝壳、螺壳堆积起来的,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称“贝丘遗址”。昙石山文化遗址目前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待全部建成后,其规模将超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位于福州城西24公里处的闽侯县甘蔗镇,距省会福州仅20公里,占地42.5亩,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遗址博物苑,它将昙石山第八次考古遗址现场保护并直接展示给观众,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闽人先祖生产、生活和墓葬的状况。博物馆内展出1954年以来昙石山遗址八次考古发掘的珍贵文物和图片资料,是福建省原始社会昙石山人劳动生息的缩影;黄土文化展览厅,展现奴隶社会先秦闽族精美的仿铜印纹陶器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考古遗址厅,第八次发掘的30余座墓葬、陶窑和壕沟等考古遗迹和文物按原貌展出,让观众有亲临考古现场之感。

    昙石山文化遗址有六样堪称“中华之最”的宝贝。中华第一灯,在125号墓葬中,出土时,陶灯放在墓主人头顶,类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长明灯”,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灯,堪称“中华第一灯”。昙石山人颧骨,137号墓主人为2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其中左侧颧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颧骨块被称为“日本人骨”,在日本人大部分有这块颧骨。可以证明,日本文化不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连日本人种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昙石山人。中国最早的上釉技术,在遗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绿色釉,是中国最早的上釉技术。提线陶簋,在131号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竖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隶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竖立坑中,粗壮的大腿骨和脚趾清晰可辨,显然是活埋时挣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隶殉葬的残酷。18件陶釜,陶釜相当于现代的砂锅。在131号夫妇合葬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在这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爱喝汤的饮食文化。

福州船政文化

马尾造船厂位于在闽江入海口之处,福州的马尾港,罗星塔下。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当时,在中国地图上,福建二字,福写在海峡西岸,建写在台湾岛上。说明了福建与台湾的历史渊源。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光辉的名字,林则徐、沈葆桢、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马尾造船厂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做为福州的骄傲,他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多个奇迹:1869年6月10日,船政局制造的第一艘船“万年青”号商船下水。1871年6月,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在马尾船政生产完成。1871年7月扬武号巡洋舰开工,1872年4月扬武号巡洋舰下水。扬武号铁骨木壳,排水量1400吨,功率250马力,大炮10尊,是我国同时期吨位和功率最大的巡洋舰,也是远东最先进的军舰。这个庞然大物下水时,两岸无声,大家屏息静气,眼睛随着扬武号轮下的波涛转动。直到扬武号安全靠岸,人群才响起欢呼声——这意味着中国在装备上已经具备了与国外先进国家抗衡的实力!一位前来参观的英国军官感慨道:“它的技艺和最后的细工可以和我们英国自己的机械工厂的任何出品相比美,而且毫无愧色。”当时的马尾造船厂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型造船厂。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马尾船政局制造的兵舰驰援台湾,并且考虑到通讯畅通,布下了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从福州川石岛经过厦门,转到台湾,又从台湾的台北经过福余转到福清,然后再转到福州,按照沈葆桢的设想,海峡两岸终于能够毫无障碍的互通资讯。此时,海峡两岸已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设备。1874年之后,福建大量移民台湾。1874年台湾有多少人?没有准确数字,1690年台湾有三万人口,1690年到1874年之间,海禁时断时续,人口增长恐怕不会太多;而到了1892年,台湾竟有254万人口。

    船政学堂也培养出了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中国第一批海军名将刘步蟾、萨镇冰等、中国第一代工程专家魏翰、詹天佑等,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学府。罗星塔,在世界航海史上,它有一个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中国塔。据说,古时候,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远洋而来的船队,看到罗星塔,才知道船到中国了。这个世界著名的航海标志,它守望的地方正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港。罗星塔,见证了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在这个地方的努力,见证了闽地的才子在国家迈向海洋的时代做出的贡献。无独有偶,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的就是福建所建造的庞大的福船和福建的船员;而当我在闽江之口,听到轮船的汽笛声,自己却不能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做出一点点贡献,不免汗颜和后悔。140多年的传承,140多年的风风雨雨,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也为后人研究福建船政文化留下了不可抹来的一笔历史财富。



三坊七巷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街区,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据说,当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文儒坊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等。

光禄坊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杨桥巷
今天的杨桥路在扩成马路之前,叫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登俊坊"。在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林觉民故居,现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侯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郎官巷
杨桥巷之南的郎官巷,街巷窄而短,两侧的土墙和板墙民居在古朴中含着纯真。宋代筑成小巷之时,有刘涛一家数代世袭郎官一职荣耀乡里,故有此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院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五代闽国之时,这里的居民住宅刚刚构筑成小巷的模式,王审知的部将便在此募缘建造木制佛塔,并建有附属的寺院。后不知毁于何时。虽然官方曾给它定名为"修文巷"、"兴文巷",后又改为"文兴里",但老百姓始终称之为"塔巷"。他们将塔看成了小巷文化的结晶。清代,在巷内曾造半爿小塔,以示名副其实。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至巷口。

黄巷
据今1600多年的晋朝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乃是迁徙入闽的衣冠士族在福州择居,有一黄氏家族落户于次,故有了黄巷名字的由来。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安民巷
千年之前战火纷飞的年代,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多少官人为它改名换姓,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

宫巷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巷得名,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吉庇巷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明嘉定元年进士郑性之未发迹时,受屠户的凌辱。衣锦还乡后,为泄私愤而仗毙奚落过他的屠户。于是当年横行街市的恶少生怕冲撞郑性之而急避门户,因此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福州的古建筑很有魅力,原因何在?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已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的缘由。"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然而三坊七巷,正是福州古建筑的代表。其中,有许多灰墙青瓦古朴大方的普通人家住宅,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以木结构承重,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三坊七巷其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



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等方面也独树一帜。

马鞍墙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福州寿山石

福州寿山石雕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已经问世,历经唐、宋、元、明各代的发展,至清朝更为昌盛,名家辈出,流派繁多,在艺术风格上基本形成“西门”和“东门”两大流派。“西门”派以刻制各种印章为主,作品纯朴浑厚、潇洒超脱,备受金石画家欣赏;“东门”派则以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和花鸟圆雕为主,作品精巧玲珑、矫健华丽。

    1980年金桃牌寿山石雕产品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同年以金桃牌寿山石雕注册商标。1982年产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金桃牌寿山石雕具有色彩瑰丽、石质脂润、高雅美观的特色,主要产品有名贵石章、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艺术观赏品和文具、花瓶、屏风、挂联等实用陈设品。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史最高年产值183万元,1982年名艺人林廷良雕刻的《九宝连环章》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同年,罗源县石雕厂灰牌寿山石雕,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和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4年4月,福州石雕名艺人林寿湛精心雕刻的田黄三件套《秋山行旅》、《岁寒三友》、《柳鹅》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1985年,石雕老艺人周宝庭创作的《二十八宿古兽印钮》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珍品”金杯奖。1990年8月,石雕艺人林亨云选用130多斤重、10种色彩的寿山石,以镂空技法,雕刻玲珑剔透、俏色分明、趣意盎然的《海底世界》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1989年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文化遗产

福州方言

    福州话属于汉语的闽语分支,是闽东次方言的代表。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福州话主要通行于福建地区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分别是古田、屏南、闽侯、永泰、闽清、长乐、福清、平潭、罗源、连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约为六百四十万。
由于近几十年的移民,在美国,使用福州话的人口也超过几十万。如果再追溯到更早的一百年前,马来亚沙捞越的诗巫市也有一百万的人口使用福州话。
福州人称福州话为平话.
书写系统
汉字
    大部分的福州话词汇都来自于古汉语,因此都可以用汉字写出。许多用福州话撰写的作品也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譬如《闽都别记》(平话字∶Mìng-du-biék-gé)以及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在福州发行的汉字版本的《圣经》。但是汉字作为福州话的书写系统,有许多缺点。首先,福州话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非汉语词汇,这些词是无法用正统的汉字写出的。其次,由于缺乏教育,几乎所有福州话的使用者都属于文盲状态。他们认为方言无法用汉字写出,而只有普通话才能用汉字写出。因此当他们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音来错用汉字。比如,“会使”一词(意思是“可以”)通常被写作“阿塞”。
平话字
    平话字是19世纪美国在福州的传教士根据福州话的音韵设计出的一种罗马化文字。它克服了使用汉字书写福州话的一些弊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非常流行。


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是福州地区仅次于闽剧的曲艺艺术,也是南北评话(评书)群芳中一枝奇葩。流行于福州市区、郊区和闽侯、长乐、连江、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诸县(市)。抗日战争期间,向南平地区一些县份扩展。在厦门、泉州设有固定书场。在福安、霞浦,有以福州话或当地方言演说的两种福州评话。福州评话艺人还远涉台湾和东南亚福州人聚居区演出,为旅外乡亲所喜爱。

  关于福州评话的历史记载极少。仅知唐末宋代,中原宗室士民多次迁徙入闽,其中包括有说书人。《南村棳耕录》记述宋末元初,临安著名说书艺人丘机山尝至福州讲书。宋时的“诗赞系说话”,传承俗讲体式,即以吟诵“诗赞”开篇,然后转入夹吟的“正话”,最后以诗赞作“结台吟”,并以“扇响钹”作间奏。福州地区评话至今仍承继这种形式。根据艺人的口碑,福州评话形成于明末清初,艺人奉柳敬亭为祖师。传统福州方言话本,最早于清雍正、乾隆间。光绪、宣统及民国初年,善说君臣书者有双门大(徐炳铨),善说义侠书者有后洲庆(阮庆庆)、徐天定,善说家庭书(才子佳人书)者有科题(黄菊亭)、徐天生、筱细俤(林细弟),绣和尚(赖德森)把电影改编为现代书目,艺术形式从多吟诵少道白趋向讲究说表,加大表情动作。并有双档对口和女档评话,积累一批反映本地新闻故实、民间传说的书目。如“贻顺哥烛蒂”、“王莲莲拜香”等。30年代福州评话从业人数近300人。艺术上以陈春生、黄天天、黄仲梅三杰为标志,在脚本结构、吟唱腔、笑料安排(做花)、表情动作、扮底艺术(一种口头再创作方法)诸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

  福州评话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清兵入闽前后,评话艺人以敲打半边铙钹,寓河山破碎、乐不成乐之意。因在说书中暗寓反对清军残酷镇压之意,有一批艺人被枷号于于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双目。鸦片战争之后,出现宣传禁烟、歌颂林则徐的热潮。辛亥革命期中,曾有《欢迎孙中山先生莅闽》序头。抗日战争时,评话界大量编演抗日序头,组织抗日剧社,巡回演出抗日文明戏。黄促梅等人在讲大书前,中演“讲报”半小时,以评话的语言技巧报导和分析战况,深受群众的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州评话艺人编演序头和现代评话迎接解放,歌唱新生活,成立福州评话工作者协会,参加省文联、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和福州市文化处联合举办的戏曲改革学习班,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共产党的戏曲政策,自觉剔除反动、淫秽的节目内容,编演现代书。1960年成立福州市曲艺团,涌现一批艺术人才,如陈长枝、吴乐天、苏宝福、叶神童、黄益清、毛钦铭、唐彰文和80年代成长的林木林、陈如燕、王秋怡、魏惠珍等。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上仍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


闽剧

  闽剧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戏曲剧种。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属6区6市2县通行,宁德、南平、三明等市县也能听懂。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方言为第二方言。在闽东方言区之外的浙江省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部分乡镇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福州历来是大陆往台湾,台湾到大陆的首选口岸,渊源深厚,现居台湾省的福州同乡就有百万人之多。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方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闽剧带到世界各地。其中特别以东南亚、台湾为多。闽剧的剧目丰富多彩。既有源于儒林班的《紫玉铰》、《女运骸》,江湖班的《开封府》、《珍珠塔》,又有平讲班的《储问记》、《招姐做新妇》等。还有承继大批的徽班剧目。

   闽剧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戏曲剧种。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属6区6市2县通行,宁德、南平、三明等市县也能听懂。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方言为第二方言。在闽东方言区之外的浙江省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部分乡镇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福州历来是大陆往台湾,台湾到大陆的首选口岸,渊源深厚,现居台湾省的福州同乡就有百万人之多。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方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闽剧带到世界各地。其中特别以东南亚、台湾为多。闽剧的剧目丰富多彩。既有源于儒林班的《紫玉铰》、《女运骸》,江湖班的《开封府》、《珍珠塔》,又有平讲班的《储问记》、《招姐做新妇》等。还有承继大批的徽班剧目。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的。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闽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出,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炼印》、《紫玉钗》、《荔枝换绛桃》等传统剧目,同时还积极创作新编历史剧和上演现代革命题材的剧目,如《海上渔歌》、《张高谦》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技艺

花灯种类很多,挑的有八角灯、球灯、西瓜灯;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后来还有飞机灯、战舰灯等;地上走的有猴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堂上挂的有宫灯、走马灯等。当时有首诗云:“华灯成市将元夕,色色精工费剪裁,几种寄供新岁玩,清光四壁照衔杯。”描出了福州灯市的盛况。  


茶亭十番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市台江区的茶亭街。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摈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十番"曲调,常奏的有《万年欢》、《千秋岁》、《朝天子》、《西江月》、《五凤吟》、《蟠桃会》、《北云璈》、《水底天》、《将军令》、《美人娇》、《金索挂梧桐》、《石榴花》、《雁来红》、《一枝花》、《柳摇金》、《昇平乐》等100多首曲牌。打击乐曲牌有"福套"、"禄套"、"寿套"、"喜套"及"文干"、"武干"、"滴水"、"流水"各套。既粗犷、热烈,又优雅抒情、节奏明晰、顿挫分明。"十番"每社(队)的20~30人。其演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又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室内分为前后两堂。前堂以金筝为主,后堂以丝竹为主。"十番"之组合,清乾、嘉处间有"大锣天";咸、同年间有"鹤鸣皋"、"盛世元音"、"听月楼";光绪、宣统年间有"乐乐乐"、"普天乐"(北门新店乡人所组织);"新听月楼"(为西郊洪塘乡人所组织)。又有"赌棋山庄"、"五音乐社"、"醉太平"等。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举行十番比赛。民国11年(1922年),福州茶亭"鹤鸣皋"班赴香港,为庆贺英国女王加晚演出。民国20年农历三月廿五,"三听月楼"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音乐工作组得到台江区茶亭"听月楼"十番班社珍藏的清咸丰七年(1857年)的乐谱,这个乐谱与现在的十番乐谱一样。十番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荣、福鼎、宁德、古田以及南平等县市,还曾巡回演奏于上海、香港、南洋群岛等地,深受群众喜爱。

鱼丸制作技艺

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以包心有馅为特色。制作以鲨、鳗的鲜鱼肉剔骨、洗净,剁成鱼泥,后分次加入盐水调和,再加入干淀粉,拌成鱼羹糊状。同时,选取猪五花肉剁成泥,虾干切碎,调入酱油、味精、葱白等作馅。包制时,应用特造鱼丸勺,取馅包在鱼羹糊里,用手捏成球状,放在清水盆中,安放冷水锅以微火煮熟。捞起晾在竹筛里待食。
    鱼丸汤十分讲究,佐料调味有葱白、麻油、虾油等配料。鱼丸浮在高汤上,一清二白,星星点点,世誉“七星鱼丸”。据说七星鱼丸为海上渔妇所创,被一出洋经商的商人学到手,返回福州后如法炮制,并经营“七星小食店”,独家经营“鱼丸汤”。
后有一位进京赴考举人进店就餐,食后啧啧称奇,口占一诗曰:“点点星星布夜空,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七星鱼丸”因诗得名。福州依幼鱼丸店、永和鱼丸店、大福星酒家制作的鱼丸具有色洁白、皮薄富有弹性、肉馅多、带鱼汁、口感好、味道佳的特点,曾多次在福州地方工业名牌产品展览会上获奖,誉甲榕城。
    80年代后,连江鱼丸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并在京、沪等地拓展事业,亮出连江鱼丸品牌,风靡京、沪等地,深为广大消费者喜欢。

肉燕制作技艺

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依靠一种特制的燕皮包馅而成。燕皮的制法: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捶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
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6~7公分左右方片,待用。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泥,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制成馅,取燕皮方片包入馅,捏紧,形成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角梳

 福州角梳是中国传统的名牌产品,曾在巴拿马、芝加哥、加拿大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过,荣获金牌奖和金盾奖。福州角梳采用中国南方水牛角和北方的绵羊角为原料。角梳的加工,工艺精细。一把角梳从原料制成产品,需经过二十五道工序,使每支角梳都色泽莹亮,光润如镜,现又增加了新品种,在制成的角梳上运用传统漆画工艺技法,精心绘制了虎、豹、狮、象等10多种飞禽走兽和南国花草的图案花样,画面生动,永不褪色,深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

  牛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而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深受海内外宾客的喜爱。





肉松制作技艺

肉松的发明是因为一位普通家厨的失误。“这位清末咸丰年间的家厨叫林鼎鼎,也就是我的先人。”讲起家族传奇史,林鼎鼎的第四代传人林家镛先生一脸自豪。“他此前一直负责光禄坊内福州盐运使刘步溪一家的日常饮食。”
 一次刘府请客,当林鼎鼎在烹煮一道方块猪肉时,不留神过了头,好好的猪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主人正催着上菜呢,他急中生智,索性将肉汁煮干,将烂肉又捣又翻,成了一团金黄蓬松的肉绒。”就是这样的歪打正着,肉松偶然间问世了。
    自此,林鼎鼎潜心琢磨,不断改进配制肉松的方法,创制出普通和油酥两种风味,并起名为“鼎鼎肉绒”,还召集堂侄等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当时街巷里士绅还起了句打油诗,‘酒香不怕巷子深,酥香诱人千步闻’。”光禄坊一带一时酥香四溢,抢购者络绎不绝。
    所有肉松的制作过程都是相似的,都要经过切、煮、捶、拌、炒等9个过程。但每一个过程中所掌握的火候大小,时间长短等这些方面对于不同的铺子和不同的人都不一样。所以即使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给同样的配方配料做肉松,最后的口味也不尽相同。这些老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先人传下来的配方以及每道工序要注意什么都已经固定,但也还是有差别,比如这家偏咸,那家偏甜,消费者口味不同,取舍自然不同,但浓浓的酥香是一样的。


福州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福州脱胎漆器作品,早期多为佛像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向自然形、仿生形等方面发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福州脱胎漆器的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是:轻。

    福州脱胎漆器所具有的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

    福州脱胎漆器艺术的发展没有停留在漆器本身,通过艺人们的努力,它还衍生出一个新的画种--漆画。1964年,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一些美术工作者把漆器装饰工艺技法用于绘画,创作出了一批漆画作品,首次以独立画种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受到首都美术界和群众的瞩目,从此福建漆画从实用美术进入观赏艺术领域。原来漆画是附着在漆器的器皿上,近几十年来,通过画家的努力,把漆器的一些装饰技法运用在平面上,来做成独幅画,这就形成了漆画。漆画使用大漆和其它一些特殊材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是其它画种所不能替代的。

    据介绍,漆画采用黑漆、朱漆、透明漆、金银、螺钿、蛋壳等材料和绘作、髹色、剔填、镶嵌、晕金等装饰手法,配以罩明、戗刻、打磨、揩擦、退光等工艺手段,使画面产生深沉古朴、瑰丽神奇、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加上漆画质地华美坚固,适用于建筑,是现代壁画的理想形式。

    漆画是画在木板上的,但是它的画面不能直接接触木板,必须在画面和木板之间用生漆做一个严密的隔离层,这就是作底胎的功夫。这个画板由工厂生产制作,然后画家用熟漆在上面画画,干了以后画面上就有一种光泽,很漂亮。至于漆画的作画手段很多,整个脱胎漆器的工艺手段都可以用到漆画上。

    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髹饰之光"、"人间国宝"等词句来形容福州脱胎漆器的精美。

    


推荐书目

州民俗文化丛书



《福州习俗》K892.457.1/1:1详细介绍了福州的习俗,福州是闽文化的发祥地,民间习俗独具特色,婚嫁喜庆、岁时节俗、生活习惯古风犹存。阐释福州民间习俗的本貌和现状,既介绍传统习俗的原义及其衍变,又辨析当今习俗中误导与讹差,既有史料价值,又极具可读性。


《福州世家》K892.457.1/1:2俗话说“福州陈林半天下”。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福州古代社会的几十个大家族,既有官宦世家,也有工商世家、名医世家等等。这些名门望族对福州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家族的源远流长和兴衰成败,无不蕴含着福州乃至中国历史变迁的信息。


《福州古厝》K892.457.1/1:3本书介绍了城墙、衙署、炮台、桥梁、街亭、典型民宅、纪念建筑、寺院、传统街区、名村、园林、孔庙、书院、别墅等福州古厝.


《福州熟语》K892.457.1/1:4福州的方言熟语(包括谚语、俗语、歇后语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但不少福州人或懂得福州方言的人,即使会听会      讲许多福州熟语,对其含义、出处却多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解读这些熟语的表达能力及其奥妙之处,妙趣横生。


《福州老街》K892.457.1/1:5详细讲述了福州的老街。福州自古商业发达,鼓楼、台江、仓山各具商业文化特色。沿着古城一条条旧街道,翻开那一幕幕早已被人们淡忘的历史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沉甸甸的文化积淀。


《福州地名》K892.457.1/1:6福州不论城内,还是郊外,街坊、里巷、乡社、村舍等各处的地名均有来历,且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若细究其详,则犹如翻开一幅长长的地方民俗画卷,体现的是福州历史文化深厚的积淀。


《福州老铺》K892.457.1/1:7包括百货综合店,食品店,菜馆、酒家,风味小吃店,药店、医院,书店、文化商店,温泉澡堂,照相馆、理发店等。福州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冶”,立福州文明史的开端。据现代考古发现,早在五千多年前,在今日闽江两岸就栖息着福州人的先祖——闽越人,“以渔猎山伐为业”。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生生不息的闽越先民,还是千里跋涉迁徙而至的中原人,一代又一代,怀着希望,系着梦想,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福州老行当》K892.457.1/1:8

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文化积淀深厚,流传下来的各个行业的传统技艺,无不体现出一种极富区域特色的文化气息。民俗专家解读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种种“行当”,趣味横生。本书把一个城市整整几个世纪的历史、行业发展和世俗风情直观地介绍给读者。历史的演变、行业的兴衰、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栩栩如生、娓娓道来。三百六十行行行生风,回味当年市声充耳,遐想昔时街坊杂趣,此时无声胜有声。《福州老行当》与其说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值得研读的课本。这既是写给福州市民饭后茶余消遣的书,更是一本写给有志创业者的研读课本。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在忠实于历史的前提下力求生动,但不是为了追求生动而改变和虚构历史,而是尽量让历史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福州民间故事》I277.3/6福州流传着许多奇异、生动的民间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保留了人民群众朴实、生动的语言表达习惯,特别是故事中许多方言词语弥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以上图书我校图书馆均有收藏

馆藏地点:四楼借书处(八闽文库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