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
  1. 首页
  2. 教学教研
  3. 教研动态
  4. 内容

精准施策优化作业,数据引领教学创新——福州金山中学高级教师示范教学公开月(物化生)

         2025年10月9日-10月31日,福州金山中学围绕“精准施策优化作业,数据引领教学创新”的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周的高级教师公开月活动。本次公开月活动,覆盖12个学科,呈现了共54节公开示范课,全面展示了我校高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与作业优化中的数智应用与创新成果。

                                                                                                                                           物理组

         福州金山中学高级教师公开月活动持续开展,物理学科组五位教师先后呈现了精彩的公开课,涵盖了初、高中不同学段,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多元化的教手段。

        高一关蕾老师执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一课,在传统实验基础上引入AI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有效提升了实验精度与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对现代科技与物理实验融合的兴趣。

           高二张芳老师主讲《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路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高三曾岩清与唐政老师分别开展《功能关系复习课》,两位教师基于学情采取不同教学策略,或侧重知识体系的整合构建,或强化综合应用与解题思路训练,为高三复习课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范式。

                  初三陈晞老师则围绕《电阻》展开教学,通过类比水流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电阻概念,夯实了电学基础。

               本次公开月活动为教师专业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深入探索。


                                                                                                                                         化学组

                  化学组黄珊老师于九年6班执教的《水资源及其利用——水的净化》课程,是一堂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深度融合知识学习、实验探究与生活价值的优质化学课例。该课以“水的净化”为核心线索,创新性地运用“感知—理解—实践—创新”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精巧串联分析自然界水的成分、探究古今净水方法、开展过滤与吸附实验等教学环节。这不仅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技术,更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效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成功构建了物质分离提纯的思维模型,并促使学生将净水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树立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整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充分彰显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展现了授课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课堂驾驭能力,高度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后,教研组在点评中指出,本节课亮点显著:

        教学目标精准明确:

       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学案设计与实际教学中均有充分体现。例如,“古今净水智慧”环节,使学生深切体会净水之不易,领悟化学学科对生活的重要价值;“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模型建构,为学生搭建了可迁移的思维模型。

教学方法多元高效:

       采用“感知—理解—实践—创新”的任务驱动模式。“感知”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水之浊”,分析成分并制定标准;“理解”环节通过古今案例与自来水厂流程,助力学生认识净水方法;“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环节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希沃平台播放视频、展示古代净水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课堂互动积极活跃:

          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小组实验中分工明确,互动充分。

              此外,教师还巧妙运用情境创设与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程导入阶段,引导学生判定饮用水标准,结合野外生存与古代净水方法引出重点内容,学生参与度高,有效提升了化学观念等核心素养。在学生实验环节,通过添加红墨水制造认知冲突,展示过滤与吸附的区别,改进实验装置以加快实验进度。总结环节结合空气分离内容进行升华,建立思维模型,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

            总体而言,这堂课教学目标清晰,过程流畅,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堂驾驭能力,是一堂兼具扎实性与生动性的优质课程。


                                                                                                                                              生物组

              10月 15日下午,生物教研组两位高级教师接连开设校级公开课,课堂亮点纷呈。第一节,林高艳老师在致诚楼405 为高二1 班讲授《免疫失调》新授课,围绕“免疫调节” 大概念,结合花粉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HIV感染等实例,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三类免疫疾病的成因与机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思维训练。

            何林芳老师开展 “制作细胞模型” 实践课。课前学生已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初步制作;课上,学生上台展示成果后,在何老师引导下用“模型评价量表”开展自评与他评,再针对典型模型共同分析修正方向,各小组进一步讨论完善修正方案并分享,深化对 “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理解。

             评课环节,听课教师一致称赞两节课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科实践与知识教学融合提供了优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