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您的当前位置:
  1. 首页
  2. 教学教研
  3. 教研动态
  4. 内容

精准施策优化作业,数据引领教学创新——福州金山中学高级教师示范教学公开月(史地政)

       2025年10月9日-10月31日,福州金山中学围绕“精准施策优化作业,数据引领教学创新”的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周的高级教师公开月活动。本次公开月活动,覆盖12个学科,呈现了共54节公开示范课,全面展示了我校高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与作业优化中的数智应用与创新成果。

                                                                                                                            历史学科

       为破解初高中历史教学断层问题,搭建学段衔接桥梁,近日,我校历史组郑晓冬和林广森两位高级教师依托特色导学案,分别以“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为主题开设公开课,展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逻辑与实践策略。

          高二年级课堂围绕《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导学案展开,郑晓冬老师立足高中“制度演变规律” 的深度学习要求,巧妙关联初中已学的“科举制”“监察制度” 基础知识点。课堂以导学案“时空坐标” 为纽带,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 “隋唐科举制”“明朝八股取士”等内容,再通过 “上计制”“科道”等高中核心概念解析、“选官标准对比表” 填充,逐步深化对“制度从松散到严密” 的认知;结合高考真题与初中史料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实现从“识记史实” 到 “史料论证”的能力跃迁,为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进阶奠定基础。

         九年级课程聚焦《日本明治维新》,林广森老师以导学案“中外对比” 模块为抓手,提前衔接高中 “改革评价”的思辨要求。课堂中,在学生完成导学案 “大化改新 与明治维新”对比预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 “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知识点,再延伸至明治维新 “学习西方” 的变革逻辑;通过“黑船来航” 史料分析、“改革利弊辩论” 等环节,既巩固初中“改革内容与影响” 的基础,又渗透高中 “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思维方法,还借助 “改革启示” 讨论,为高中阶段 

“中外改革对比”学习埋下伏笔。

          课后研讨中,教师们一致认为,两堂公开课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知识点回顾 — 能力梯度提升 — 思维方法渗透”的路径,有效打通初高中历史教学壁垒。此次活动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提供了实践范本,推动历史组进一步探索学段融合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历史素养持续发展。

 

                                                                                                                                地理学科

           我校地理组承接宁夏“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培训,初中学段由李小元老师带来了《河流》公开课,他以闽江导入,引导学生标注河流并巩固注入大洋知识,从地形、气候等要素分析内外流河成因及特殊问题,小组合作解析教材河流水文特征,引用科研论文中的闽江流量图体现课程科学性和拓展性。

              高中学段由李文老师和张晓霞老师开展《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构课,通过两块花岗岩和大理岩板材的课堂观察和实验来分析家庭厨房装修材料的适用性,稀盐酸实验彰显跨学科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课堂问题,两位教师借助物质循环示意图讲解岩石圈各类岩石转化过程,最后结合图文资料推测并简要描述太姥山当前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凸显学以致用的课堂效果。

              郑晓晖老师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主题授课,以福州夏季高温数据切入,提出核心问题引发思考。课堂上学生通过绘图、实验、小组探究理解热量传递关系,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并迁移知识提出高温缓解措施,展现了地理课堂对学生综合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公开课后,地理组集体评课,互相学习探讨优点和不足。



                                                                                                                                          政治学科

              本次公开周,政治组两位高级教师开设两节高质量公开示范课。全组教师参与了听评课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精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5年10月14日下午,陈彦老师开展了以“记忆”为主题的心理公开课,带领学生在趣味互动中解锁记忆的奥秘。陈老师以“记忆面包”的趣味想象和生活中常见的记忆术为例,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课题。随后,老师系统科普了记忆的三种类型及记忆加工系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心理概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为后续实践活动打下理论基础。课程核心环节为记忆实践活动,现场氛围紧张又活跃。活动完毕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分享记忆方法,“重复默念”“编小故事串联”“小组分工记忆”等答案层出不穷。基于学生的真实反馈,老师再次分发材料,鼓励各组自由重组内容以提升记忆效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有序记忆”的优势。最后,陈老师总结出记忆术的核心奥秘:以已知带未知,无序变有序,无组织变有组织。本次公开课通过“理论+实践”让学生主动探索记忆规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记忆技巧,更激发了他们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

          2025年10月21日下午,郑丽红老师执教七年级《交友的智慧》一课。本节课围绕“如何正确交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郑老师从一个换笔游戏开始,让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郑老师以“少年说”中三个中学女生的故事,巧妙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如“和好友产生误会”等,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寻交流的智慧。课堂上,学生们通过精彩的案例剖析和热烈的讨论,深刻理解了理解正确交友的方法,掌握处理朋友矛盾与冲突的基本策略,把握关心尊重”中“把握界限与分寸”的尺度。

         课后研讨中,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本两节课教学设计新颖,环节紧凑,将抽象的“记忆”“智慧”化为具体可感的行为指南,是富有启发性与实效性的优秀课例。此次公开课活动为教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对政治组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