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优化作业,数据引领教学创新——福州金山中学高级教师示范教学公开月(语文组)
2025年10月9日-10月31日,福州金山中学围绕“精准施策优化作业,数据引领教学创新”的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周的高级教师公开月活动。本次公开月活动,覆盖12个学科,呈现了共54节公开示范课,全面展示了我校高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与作业优化中的数智应用与创新成果。
语文学科
初中组
颜燕琳、李梅、陈舒、康琴四位教师分别带来《以艾青之笔,绘心中“土地”》《智取生辰纲》《红星照耀中国》《敬业与乐业》公开课,课程涵盖诗歌创作、古典小说、红色阅读、议论文教学四大领域,各课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特色环节,课后老师们围绕课堂亮点与成效展开深度点评,为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实践搭建交流平台。
颜燕琳老师的《以艾青之笔,绘心中“土地”——九年级诗歌创作实践课》,以感受艾青诗歌魅力、掌握诗化手法并创作诗歌为目标,先通过齐读艾青经典诗句导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再以“仿写—技法拆解—实践”递进,依次讲解分行成诗、语言陌生化、散文化诗三种手法,搭配对应练习;最后布置分等级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创作,优化作业设计,落实课题研究。

评课环节,胡莉闽老师认为本课活动梯度设计科学合理,不仅系统融汇分行成诗、语言陌生化等专业且具体的写诗方法,让学生能清晰掌握诗歌创作技巧,更通过“仿写 — 技法拆解 — 实践”的环节设置,实现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诗歌创作。同时,课程以艾青诗歌为依托开展九年级诗歌创作实践,选题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新颖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李梅老师的《智取生辰纲》围绕着古典小说的情节精妙,以梳理生辰纲被劫脉络为引,带学生潜入文本,挖掘黄泥冈上杨志赶路、吴用设局的交锋细节。继而转入“智谋大比拼”,拆解杨志步步设防与吴用团队借商贩身份织网的博弈;接着借“情节七巧板”,细品杨志与军汉、老都管的嫌隙如何成破局关键。最后勾连《水浒传》整书,让古典小说的叙事智慧在文本关联中自然流露。完成大单元视阈下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任务。

课后,李鸿婕老师进行了点评,认为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聚焦于情节梳理、智谋剖析与叙事艺术鉴赏,定位精准,契合小说教学核心。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推进流畅。以影视片段导入,有效激发兴趣。“智取大事记”环节引导学生用流程图概括情节,化繁为简;“智谋大比拼”通过表格对比与“三十六计”连线,紧扣文本,深入解读吴用之“智”与杨志之“慎”;教师更以“悬念设置之妙”、“内部矛盾之用”等关键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教师语言极富感染力。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既夯实了基础,更提升了高阶思维能力。结尾勾连全书脉络,布置人物小传,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深化。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既得小说阅读之法,又品经典文学之味。

陈舒老师的《红星照耀中国》第二课时阅读写作整合课,聚集大单元目标,以任务驱动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红星”精神内涵,将“人物小传写作”作为贯穿教学的核心任务,让学生需围绕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物,从红色经典纪实文本中筛选人物“成长经历”“思想转变”“革命行动”等关键信息,既落实了整本书阅读的信息提取要求,又让写作有了真实的文本依托,避免了“无米之炊”。同时让人物小传写作成为“阅读—理解—表达”的桥梁,深化阅读。学生在撰写时需解决“如何用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特质”“如何区分纪实事实与主观评价”等问题,倒逼其回归文本细品细节,实现了从“读懂内容”到“读懂人物精神”的进阶,契合大单元“深度学习”的要求。

课后,郑腩老师进行了点评,认为本课教学设计紧扣红色经典作品阅读,以数据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创新运用“班小二”平台组织共读,结合问卷数据精准分析学情,实现以学定教;通过竞猜人物、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教学重点突出人物小传写作,有效拉近学生与红色经典的距离,促进精神内化。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兼顾方法指导与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在品读经典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体现了思政教育与语文素养的有机融合。

康琴老师的公开课《敬业与乐业》,以AI赋能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为主题,重在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文章的论点和合理使用论据。在教学过程中,由火爆网络的辞职信和小云雀AI技术让图片说话导入新课。在研读课文环节,通过“找—填—说—写”四项活动,师生互动,对比豆包AI梳理的思维导图,分析其优缺点,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可适当用于搜集论据。在作业设计方面,注意分层作业和AI技术的应用实践。

评课环节,周敏老师对康老师《敬业与乐业》一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节课以丰富且贴合教学目标的语文活动为核心串联,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逻辑,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巧妙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难度,使整个学习过程兼具清晰的逻辑性与有效的引导性,助力学生稳步深化对议论文的理解。课程尤为注重教考衔接,在确定文章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使用合理性等关键方法的教学中,紧密扣合中考议论文的考察重点,既扎实筑牢了学生议论文阅读的基础能力,又精准对接了升学备考需求,为一线教师高效开展议论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清晰路径。

此次初中语文公开课,以多元设计激活课堂,用深度研讨赋能教学。四节课既扎根文本深耕学科本质,又创新形式贴合学生需求,课后点评更凝聚智慧、指明方向。这场教学盛宴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为语文教学提质增效提供鲜活范例,为后续教学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高中组
为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福州金山中学于近期成功举办高级教师教学公开示范月活动。高中语文组的各位名师精心打磨,呈现了数节兼具深度与创新性的示范课堂,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前瞻的教学理念。
葛莉茜老师开设《共和国劳动模范》一课。她以“以终为始”的教学理念,从学习者阅读的自然认知规律出发,围绕写作任务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思考材料选择的标准。课堂通过比较阅读,突出材料筛选的特点,并通过多轮比较训练,帮助学生内化比较阅读的方法,为后续单元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一语文集备组指出,葛老师的课堂目标清晰,教学路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层层递进的比较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本分析与材料甄别能力,为高中写作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严晶晶老师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本节课以撰写文学短评为落脚点,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学生通过绘制“梦境图”、体察诗意、结合史料与诗文,探索李白立体而复杂的精神世界。课堂将作业任务与评价机制有机整合,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闭环。

高一语文集备组认为,严老师的课堂以“问题链”推动思维进阶,教学设计兼具开放性与聚焦度,史料运用恰当,有效促进学生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度鉴赏。融入评价机制的作业设计,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视、可测、可反馈。
陈环老师带来高三复习课《探析选择题——高考古诗鉴赏一轮复习》。她以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思路与解题策略。课前布置学生借助AI尝试命题,课堂上则由学生讲解命题思路、参与评价,并通过小组合作归纳选择题的八大设误类型,提升解题能力。

高三语文集备组点评,陈老师的课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AI命题任务富有新意,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课堂结构清晰,从实践体验到规律提炼,既夯实了知识,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命题视角,备考导向明确、实效突出。
陈丽贞老师开设《深究一道断句题,突破一层解题关——探寻文言文断句的高效解题逻辑》。她基于智学网数据,精准诊断学生断句问题,设计专题校本作业。课堂以多义断句导入,通过小组交流、高错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析语境—抓标志—验逻辑”的解题策略,并布置专题练习以巩固所学。


高三语文集备组认为,陈老师的课数据支撑扎实,教学目标精准,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层次清晰,讲练结合紧密,既破解了学生的学习难点,也为校本作业优化与教学研究积累了宝贵案例。
王建平老师讲授《复活(节选)》。她立足单篇教学,聚焦玛丝洛娃五次“斜睨”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体察其心理变化,理解她与聂赫留朵夫之间爱恨交织的情感。通过分析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称呼的变化,揭示其“精神的人”的觉醒过程,紧扣单元人文主题“人性的回归”。


高二语文集备组认为,王老师善于捕捉文本细节,以微观视角切入宏观主题,教学设计精巧、解读深刻。课堂在品读中见深度,在分析中见人性,既落实了语言训练,也实现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充分展现文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本次高级教师示范课活动,不仅是高中语文组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深度的教研实践。它清晰地呈现了从单篇精读、专题复习到写作融合的多元教学模式,为全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关于文本解读、备考策略与技术融合的宝贵范例,有效推动了语文组教学研一体化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