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政地 | 福州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④
2
0
2
5
— 福州金山中学市级教学开放周 —
市级教学开放周系列活动
市级教学开放周系列报道④
3月27日上午,在本次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历史学科组、政治学科组、地理学科组共奉献了8节高质量的公开课。
历史学科
吴榕樱老师带来题为《鉴古知今——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高三二轮复习课,这节课整合选择性必修三的一、六两个单元,以非遗节日春节为小切口,搭建“溯源-春节的历史基因”“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激活-春节的现代传承”的思维进阶框架。课堂以学生AI制图作品导入,通过春节习俗的“长时段”透视,师生互动中使学生既见树木(具体史实),又见森林(文明演进规律)达成“鉴古知今”的教育目的。课堂尾声,学生们化身福州非遗文化推介官,借助希沃智能体的帮助,设计文化传承的方案,引人入胜。

评课环节,福州市王琳名师工作室成员、福州市历史学科研训中心组成员、福州八中教研组长林婷认为吴老师的课堂以“鉴古知今”统领教学,史料运用精准,AI技术与历史探究深度融合,既锤炼学生实证能力,又激发其创新意识。本节公开课通过情境创设与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触摸历史脉动中感悟文明对话的永恒价值,为历史教学如何“让过去照亮未来”提供了生动范例。

郑晓冬老师带来了《北宋的政治》公开课,围绕“兴国之变”探寻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安国之变”分析北宋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忧国之变”辨析北宋制度创新的评价及思考。以“制度演变与治理智慧”为主线,通过史料实证、议题探究与跨学科融合,带领学生深入剖析北宋政治制度的独特设计及其历史启示。课堂中大胆假设和AI赋能,创设虚拟“赵匡胤”,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宋重文抑武的治国方略。

政治学科
政治组在本次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呈现了4节高质量公开课。福州市兄弟学校的思政教师到场观摩交流,同时,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雯副院长率领师大60余名研究生参与听评课,共研“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大背景下的中学思政课堂作业设计和评价的优化。
九年级的江颖老师以“学无止境·如何在时代洪流中踏浪前行”为总议题,围绕“乘风破浪·积极面对学习”和“躬行实践·读好无字之书”两大分议题展开。通过“学习压力诊断室”等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科学应对学习压力;同时,以“校园痛点调研”实践为载体,鼓励学生关注实际问题,提升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能力,深化对“学无止境”的理解。本堂公开课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互动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陈植芳老师在高一(1)班执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公开课。她围绕“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主题,巧妙地构思了三个子议题。在探讨“析‘特’之内容”子议题中,通过构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和内容。在“彰‘特’之优势”子议题中,运用中美两国之间的政党关系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我国政党制度的创新性与优越性。而在阐释“明‘特’之载体”子议题时,则借助生动直观的视频素材,带领学生理解我国人民政协会议的职能、性质等关键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代入“政协委员”身份,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雯副院长带领60余名研究生参与听评课


课后,福州四中胡娟老师对陈植芳老师和郑旺青老师的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她认为陈植芳老师运用议题式教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显著优势以及其运作的载体。本堂课对考点把握准确透彻,师生互动民主默契,评价方式独特新颖,是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生动落实。而郑旺青老师对教材知识的处理独特到位,课程结构清晰,关注教考衔接。通过课前生活调研、课中对知识的结构式梳理、课后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学习和解题的能力;此外,课堂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辅助多元主体评价,落实了本次教学开放周“基于数据的中学思政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研究”的主题。

地理学科
3月27日上午,地理组李洁老师和陈诗老师带来两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我校蒋露露老师和福州延安中学的陈桂芳老师还带来两节关于中考备考的讲座。
初中地理由李洁老师开设一节关于俄罗斯的公开课。在“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以中俄贸易往来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结合大量的图文材料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其影响因素。整节课一“境”到底,以真实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教师在授课中充分利用技术赋能,融合希沃反馈器和AI技术、致力于打造沉浸式课堂。

课后,福州教育研究院地理教研员王信文老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技术赋能思维,以情境激活探究,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中,让交通布局的“地理智慧”生根发芽,更为初中地理教学打开了一扇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窗口。

高中地理由陈诗老师在高二年级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课题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堂上,老师不仅深入讲解了资源调配的原理与实例,还创新性地引导学生使用AI软件搜集和分析信息。学生们通过AI技术,迅速获取了所需数据,有效辅助了对资源调配问题的深入探讨。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现了科技与地理教育的完美融合。

该节示范课作为福州市高二地理学科培训活动的载体,供听课老师开展交流和研讨,福州市中学地理研训中心组成员吴峰老师和陈丽丽老师对本节课的课堂生成与凝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数智技术的有效使用提出了宝贵建议。

最后,由福州金山中学蒋露露老师和福州延安中学的陈桂芳老师带来两节关于中考备考的讲座。


两位老师都强调现阶段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整合地形、气候等相关知识,内容要精准对标课标。同时结合典型例题强化读图技巧和答题思路,突出“基础+能力”双线并行,兼顾学法指导与实战提分。来自福州其他兄弟校的老师纷纷表示,此次市级教学活动,内容扎实,收获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启示。
供稿:教务处 教科室
编辑:校办公室